为增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戏剧团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队在云端携手,开展联合主题团日。同上一堂团课,以艺术为媒共话团队发展;隔空同唱《明天会更好》,用音乐传递共克时艰的信心。从水木清华到喻家山麓,两校学子线上传递艺术力量、发出青年之声。
两团队举办联合主题团日活动:共抗疫情,声援武汉
4月23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戏剧团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队成功举办联合主题团日活动,两校共70余名师生同聚云端,以“疫情同风雨”“艺术共追求”“青年勇担当”三个篇章搭建起两团队的友谊之桥。
两团队同读一封信,同上一堂课。在此次主题团日活动中,两校师生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清华大学话剧队陈志昊做了主题发言,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要做有作为、敢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共谱不负时代的青春之歌。
两团队因艺术携手,因戏剧共聚。华中大戏剧团和清华话剧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抗疫作品,分享了以“艺”抗“疫”的深刻感悟。清华大学话剧队团支书王炳瑞说,疫情期间,清华话剧队开办了《艺声相伴·共抗疫情》电台栏目,用实际行动践行“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清华话剧精神。华中科技大学戏剧团团支书张晓航介绍了师生共同录制的原创朗诵作品《在你身边》,同心协力,以爱发声,表达了华中大戏剧团师生们对疫情的关注、对武汉的声援。
曹子榆同学介绍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戏剧团
随后,清华大学话剧队队长谈重庆、华中科技大学戏剧团团长曹子榆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的培养特点和目标规划。曹子榆说,“清华话剧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人才辈出,是华中大戏剧团学习的榜样;华中大戏剧团年轻有朝气,定不负时代,砥砺前行。”
清华话剧队肖薇老师和华中大戏剧团刘洁老师均表示:从对方学生戏剧团队的培养体系中得到许多启示,希望这一次跨越时空的活动能从线上延续到线下,种下两团队长期交流合作的友谊之种,为两校的美育教育发展助力。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清华话剧队刑适之、华中大戏剧团常城等同学分享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感,常城作为志愿者转运抗疫物资的经历让两校师生深受感动。
韩仁峰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活动最后,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齐兴达和华中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韩仁锋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他们勉励两校学子不仅要用戏剧记录时代、反映时代,更要思考如何将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希望两团队的同学在从事美育实践的同时,要更多地思考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韩仁锋说道。
两校师生打开视频隔空相见,齐声为中国加油,为世界加油。
大家共同喊出“中国加油,世界加油”的口号
此次活动正值清华大学109周年校庆之际,4月26日,两校学子用艺术发声,隔空合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共抒抗击疫情的勇气和信心。该节目在清华大学109周年校庆“云演出”中展出,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清华大学微博等平台直播。
两团队联合录制歌曲《明天会更好》:助力清华校庆“云演出”
两校互助,风雨同担。4月26日是武汉解封的第19天,是武汉整体降为疫情低风险地区的第9天,这是全国上下齐心战“疫”、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江城已经春暖花开,感谢你的坚守,感谢你的相助。”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戏剧团同学用歌声传递爱与温暖,感谢全国各地对疫情中心武汉的驰援。“从清华园到喻家山,牵挂从未停止,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清华大学话剧队同学也表达了他们的真挚心声,”想和你们一起,继续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戏剧团三名同学录制视频声援武汉
两校交流,互促互进。歌曲视频回顾了两校学子云端共学堂,从同上一堂党课到线上“克隆班”,从科研讨论到线上招聘,两校青年并肩学习、并肩科研、并肩战斗,同担时代责任。“通过这次和清华同学们的交流,我真切地感受到全国各地对武汉的关心和帮助。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参与歌曲录制的华中大戏剧团成员张晓航说道。
两团队同学以音乐为媒,以言语为介,虽相隔千里,但远在“云端”的在线课堂和艺术合作让我们与清华大学的师生们紧紧相连,这份关心与帮助让我们深受感动。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学子云端共学堂
本次云端携手系列活动,两校学子共同“学回信,悟初心,践使命”,以朋辈声音讲述“抗疫”故事,用青春力量助力“抗疫”行动。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团委及学工战线全体也积极探索思想引领新模式,希望通过朋辈交流,引导青年发声,发挥青年力量,体现青年责任担当。同时,加强两校交流合作,用艺术作品记录抗疫故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美育教育中,发挥美育思政的魅力。“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广大青年学子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不负韶华!
本次华中大戏剧团与清华话剧队的云端携手,是两校联合抗疫情、云端共学堂的延伸,是两校“一帮一”结对行动在美育教育领域的创新与探索,两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友好交流,让“以美育人”深入人心。
文案 | 曹子榆 段心玫 赵琳